培养创新人才不妨学学鬼谷子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8-12-11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,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,也是一个国家后来居上的基本条件。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则是创新思维的培养,而不同的培养方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影响甚大。开放型、启发型、民主型、研究型和创新型的培养方式非常有益于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。

  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的老师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鬼谷子,他在教学中非常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,其方法也与众不同,别出心裁。

  据说有一天,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,让他俩上山砍柴,要求“木柴无烟,百担有余”,并要求他们必须在10天内完成。接到任务后,庞涓未加思索,每天早出晚归,砍柴不止。孙膑则经过认真考虑后,选择一些榆木放到一个自己建造的大肚子小门的窑洞里,烧成木炭,然后用一根柏树枝做成的扁担,将榆木烧成的木炭担回鬼谷洞,意为百(柏)担有余(榆)。10天后,鬼谷子先在洞中点燃庞涓打来的干柴,火势虽旺,但浓烟滚滚。接着鬼谷子又点燃孙膑的木炭,火旺且无烟。这正是鬼谷子所期望的。不用说,虽然勤奋但不善思考的庞涓受到了鬼谷子的批评。

  还有一次,鬼谷子给弟子孙膑和庞涓出了这样一个问题:我站在房子里,你们用什么办法让我走出去?庞涓说:“老师,这有什么难的,我把你使劲拉出来就成了。”鬼谷子说:“这样不算,必须让我自己走出来才算数。”孙膑思考良久,他不慌不忙地对老师说:“老师,我没有办法请你自己走出来,但是我有办法让你从房子外面自己走进去。”鬼谷子一听,说:“好吧,我倒要看你如何让我自己走进房子。”说着,他走出房子,来到院子里。孙膑一看老师走出房子,于是便说:“老师,您这不是自己从房子里走出来了吗?”这时,鬼谷子方知自己上当受骗。

  鬼谷子的创新式教育在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。

  一是教师如何教。如果鬼谷子采取的是灌输式、封闭式、一言堂的教学方法,当然也就不会想出上述别出心裁的题目考核弟子。即便出了这样的题目,其考核结果,必定是庞涓的做法得到肯定,而孙膑的另类做法受到批评。如果是这样的话,鬼谷子弘扬的就不是创新,而是死记硬背、循规蹈矩,也就不会培养出像孙膑这样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创新人才。

  二是学生如何学。庞涓和孙膑虽然师出一门,且同期学习,客观教育环境和条件相差无几,但最终的结果却大相径庭。这就说明,创新式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创新式学习和思考。如果孙膑也像庞涓一样,只知道机械死板地吸收知识、积累知识,而不能在消化与吸收的基础上动脑思考问题,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创新,即使是把鬼谷子的全部知识学到手,也不会超过鬼谷子,更不会写出《孙膑兵法》这一不朽之作了。

  建设创新型的国家离不开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。要提高教育的质量,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,让更多更优秀的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,不妨向古代的鬼谷子学习,让教育与智慧结缘,将智慧融于教学过程中,实现教师智慧地教、学生智慧地学。在培养错位思维、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上狠下功夫,在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上狠下功夫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。

  ■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教授 李元卿